天天精选!德意志的先锋——三号坦克

哔哩哔哩   2023-01-18 22:02:45

先说下为什么写这篇


(资料图)

今天打开电脑本来想像往常一样写点东西发专栏(虽然好久没发力),然后我发现坦闪这好像还能下载到电脑

然后我就用3号(在这个号上3号已经是等级最高的了)打了几把之后感觉心情有点复杂,确实就是我菜的原因。

然后我就突发灵感(差不多这个意思)想看看三号到底是怎么一辆坦克

正文

先说一下3号诞生的年代,三号坦克是1934年被提出,1935年被下令研制的,1936年,第一辆三号原型车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当时50mm火炮还没有准备好,因此临时用37mm火炮代替。在这之前,装备的坦克有1号A型、B型,2号a1/a2/a3型,一号坦克不过是德军装甲兵建立初期的一种尝试,虽然因为后续坦克的产量不足而大量参加了二战初期的战斗,但它很快就过时了,更适合训练用途;二号坦克则是一种过渡型号,火力和装甲都显得不足。三号坦克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来和四号坦克配合作战的。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修改后,第一辆三号坦克Ausf A型于1937年5月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到1937年底共生产了15辆。15辆中仅有8辆装备了武器,分别装备给第1、第2、第3装甲师,其余未武装的坦克用于进一步测试。1937年,Ausf B型也由奔驰公司生产了15辆。1937年6月,另一种变型车Ausf C投产,到1938年1月末也生产了15辆。同时,Ausf D型也投产了,到1939年,D型车共生产了55辆,其中30辆装备了武器,其余的25辆用于进一步测试。最先的A、B、C、D型均为发展阶段,只小规模生产且多被用于测试目的在研发期间1937年至1940年中,德国政府计划把三号和四号坦克标准化,以应付战事。,直到1939年三号坦克E型出现后才开始正式量产。

早期的三号坦克(A/B/C/D四型)是作为整个系列的原型,不适于大规模的生产。它们也仅投入了有限的战斗。少数的D型坦克伴随PzAbt zbV40坦克参加了1940年的丹麦、挪威和1941/42年法国的战斗。1938年10月,装备了37mm KwK 35/36 L/46.5火炮的Ausf E型投产,并采用了由Ferdinand Porsche在30年代设计的新的悬挂系统,它成为以后三号坦克的标准。到1939年10月,已生产了约100辆E型三号坦克。1940年开始,Ausf F型投产,更换了更大马力的“迈巴赫”HL120TRM 型汽油机。到1940年8月,所有安装37mm火炮的三号E型与F型被换装了50mm42倍口径KwK38 火炮及航向机枪。

1940、41年,又在改进后生产了G型、H型三号坦克。进一步的研制一直持续到1943、44年间,一些原型车还被改装为推土机使用。早期的F、G型坦克仍然装备37mm火炮,后来都改为了50mm火炮。不过在入侵法国时只有40辆F型坦克装备了50mm火炮。装备50mm火炮的F型坦克一直服役到1944年(在诺曼底的第116装甲师)。H型坦克安装了新式的50mm火炮——KwK 38L/42型,后来,部分H型又换装了KwK 39L/60型50mm火炮。这些型号的车型都装备了较短的底盘。1941年,又生产了装备50mm火炮的J型坦克,并运往北非。当时还企图给三号坦克安装四号坦克的炮塔,不过失败了。在1942年,生产了近200辆J型坦克。

从1943年2月到1943年4月,100辆M型坦克被改装为喷火坦克,装备了14mm的火焰喷射器(射程55——60米)。该型坦克原是为用于斯大林格勒的城市作战,但实际上它并未到达它的目的地。该型坦克并不成功,后来多数被改装了回去。

1942年投产的N型装备了KwK 40 L/24 75mm主炮,它是最后有长底盘的三号坦克,也是整个三号坦克系列的最后一型。N型坦克被装备到虎式坦克营,以保护虎式坦克免遭敌步兵袭击。后来的不少变型车都是以N型坦克改装的。有些人提出三号坦克还有O型车,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的存在。

在1941年“巴巴罗萨”计划的早期,三号坦克还装备了一辆拖车,用于装载汽油以增大行程。从1943年中期开始,三号坦克装备了装甲护裙。在整个战争期间,三号坦克不断的更换新式的装备。生产中的坦克也不断在进行改进。三号坦克是德军第一个装备了坦克内部对讲系统的坦克。后来,所有的坦克都装备了这一系统。而且,在战争中证明,它是十分有效的

性能

乘员: 5人

发动机: Maybach HL 120 TRM / 12-cylinder / 265hp Maybach HL 120 TRM / 12-cylinder / 265hp

速度: 公路: 40km/h 土路: 23km/h

行程: 公路: 165km 土路: 115km

载油量: 320升

长: 5.38m/6.41m (含火炮)

宽: 2.91m

高: 2.44m

武器:3 x 7.92mm MG34机枪

50mm KwK 38 L/42或50mm KwK39 L/60炮

弹药:7.92mm - 6450发

50mm - 79 发

装甲: 10-37mm /10-47mm

二战初期,德军打算以三号坦克作为打击敌坦克的武器,因此预定为它配备一门50毫米坦克炮。但当时德国陆军的步兵装配为37毫米的反坦克炮,基于标准化的考量下,陆军部认为三号坦克面临波兰陆军的落后装备时不需要50毫米的火炮,并把50毫米火炮的方案搁置了,但是这些安装37毫米坦克炮的三号坦克的炮塔环设计仍预留了换装50毫米坦克炮的空间。早期生产的型号(A型至E型,以及少量F型)即安装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PAK36反坦克炮所修改而成的37毫米坦克炮,以应付1939年及1940年的战事。

波兰战场上,面对着波军的落后装备,三号坦克大显神威。但是在法国战役的经验显示37毫米炮已经不敷应用,甚至发生无法贯穿英国步兵坦克的情况,而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北非战场中。因此后来生产的三号坦克F型至M型都改装备上50毫米KwK38 L/42及KwK39 L/60型火炮以对抗敌军坦克。此炮由克虏伯公司承办制造,虽然初速度仍然偏低,但也因此可以发射高爆弹药,而且射程也超过英军的二磅炮,标准车上会带有99发50毫米炮弹和2000发机枪弹药。

到了1942年,三号坦克作为主力已显得落后了。在苏联战场中,低初速的50毫米炮已对随后出现的T-34无法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陆军部作出一个方案:继续生产三号坦克,但只作为支援用,并以三号突击炮取代。因此在1942年生产的N型上装备75毫米KwK37 L/24低速炮(四号坦克早期所使用的火炮),这种炮的初速度较低并可发射高爆弹药,适合执行计划中的反步兵及近距支援的任务,而车上会带有64发75毫米炮弹和3450发机枪弹药。副武器机枪方面,三号坦克A型至H型皆使用两挺7.92mm机枪,以及一挺在车身中的机枪。而从G型开始则开始使用一挺同轴MG34机枪以及一挺在车身上的机枪。

另外三号坦克还改装了一些潜水坦克,原准备用于侵略英国时使用对它们的外表做了密封措施,还加装了乘员们必须的通气设备,这些改造后的坦克的唯一目标就是横渡英吉利海峡,攻入英国本土。但是当时并没有合适的水下观测设备,这也就使得它们只能盲开,调整方向只能通过无线电来和船只上的指挥系统进行联系。这就意味着如果遇上礁石或者奇怪的地形时,这些“潜水坦克”就寸步难行了,而且一旦这些坦克只要停下来,就会陷入泥沙。这也就意味着它就无法回收继续使用了

但是这些潜水坦克还是迎来了表现的机会。在德国进攻苏联的过程中,坦克部队有时会遇上那些沼泽河道密度的地区,一般坦克根本无法直接通行,这时候德军指挥官想起了曾经的潜水坦克部队,在得到潜水坦克部队的肯定答复之后,决定起用这支秘密军队。

德军潜水坦克在布列斯特要塞旁的布格河首次亮相。这条河水宽度只有十几米,而它也仅有四五米深,这对于原本用于下海的潜水坦克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作战当天约有一个营的坦克是潜水通过布格河,这些坦克过河后迅速为步兵建立了桥头堡,这次的战斗还是非常顺利的。

但是潜水坦克也只有这一次有记录的作战,此后似乎再也没有过正式的潜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