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线上,有这样一个群体叫“双医家庭”,李谦和妻子卢亚梅都是医务人员,尽管他们专业领域不同,工作类型不同,但是他们有着同样的付出和敬业,把小我融入大我。
卢亚梅、李谦夫妇。
李谦是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主管医疗护理工作,同时是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卢亚梅,清远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眼科主任医师,岭南名医,广东省“三八红旗手”。
(资料图片)
参加工作30多年来,二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李谦常说:“认认真真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这是我们夫妻做人的准则。”从事医务工作30多年,他们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尊敬与好评。他们的家庭也先后获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清远市最美家庭、广东省最美家庭、清远市十大书香之家、广东省十大书香之家、清远市文明家庭等称号。
“两个人都是医生的家庭,是没办法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的。”从医20多年,结婚也20多年,两人保持着相互欣赏、信任和尊重。同事说,在这对“老夫老妻”眼里,还看得见爱情。
每天坚持学粤语
目标是和患者沟通更顺畅
卢亚梅和丈夫李谦是在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读书时相识相爱的。“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书,抬头看见一个特别清纯的长发女生,她为了不打破图书馆的宁静,正掂着脚尖向我的方向走来,然后面带歉意款款地在我对面坐下,很快便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一下子就被她的修养所打动。”李谦说。
卢亚梅和李谦两人毕业后,先是在兰州的医院参加工作。1995年,由于工作调动,新婚不久的李谦和卢亚梅来到清远市人民医院。
李谦夫妇安顿下来后,上班第一个困难是语言。当时在清远大部分老人都不会讲也不会听普通话,而他们讲的粤语,李谦一句话也听不懂。一开始上班坐诊,只好找一个懂粤语的护士坐在旁边当翻译,一天下来真是很尴尬。
“有个病人看完病说‘唔该’,我以为对方在怪我有什么该看的没看,后来才知道,他是在说‘谢谢’”。李谦说,在西北或者北方,地方方言和普通话还有些相通的地方,粤语和普通话就是完全两码事,“学起来真是难。”
“但是医生天天和病人打交道,清远人特别是中老年都只会粤语,必须学”。李谦夫妻通过坚持看粤语电视、听粤语歌,还拜小护士为师,三四个月后就能跟病人简单交流了。
率队帮扶连阳地区
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大病不出县”
在李谦的医生生涯中,最令他难忘的是在连州市人民医院帮扶那两年。“当时粤北很多县级医院,具备行医资格证的人都只有两三人,各种医疗设备更是陈旧不堪”。
在连山,县级医院连胆结石的小手术都不能做,必须送清远市区和广州,很多病人都在路上耽误了。得知这些情况,李谦坚持每周两次巡诊。“发现病人尽量就地施治,因为这样既能让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又能让当地医护人员得到学习和培训。”
在当地的条件下做手术,医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万一有意外,根本无法得到帮助,有人劝李谦不必冒险。但他觉得,这个瓶颈不突破,当地医疗水平就无法提高,这个险值得冒。“给病人治好病,解决好健康问题,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李谦说。
在这期间,李谦一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各县医院传帮带和培训,一边帮他们争取分配应届医学毕业生,遇到疑难杂症,他就带着专家组现场会诊。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和省级、市级医院的帮扶下,粤北地区的基础医疗服务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守护少年的视力
守住老人的光明
现代社会大量的近距离工作、大量的使用手机,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用眼方式。据统计,我国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问题的人数达7.2亿人,青少年近视率更是居高不下。
作为眼科医生的卢亚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也是清远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中小学阶段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在这个月,卢亚梅无论在忙也坚持带队到各个中小学学校宣讲,并通过举办“小小验光师”等角色体验活动,将预防近视的知识,传递给青少年。
青少年近视频发,而到了老年,则进入眼病的又一高发期。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病变等许多眼病都与年龄相关,这些眼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源潭镇年逾花甲的农民郭桥新每次来到市中心区,都会带着农产品来市人医找卢亚梅。
郭桥新是在十多年前做的手术。当时双眼严重的白内障的郭桥新,带着多年积攒下来的1100元找到卢亚梅,想要做手术。这本来是一个小手术,但老人曾做过抗青光眼手术,还患有其他眼疾,研究结构改变复杂,再行白内障手术难度大,风险太大。卢亚梅有点犹豫,如果手术失败,自己将名声扫地,但是作为医生却不能对患者的痛苦视而不见。
“选择了从医就意味着奉献。”卢亚梅接下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但因为老人做过青光眼手术,虹膜色素脱失,导致染上虹膜炎。但是老人的钱已经超支,卢亚梅得知他无儿无女,老伴也躺在病床上,主动帮他申请公益复明手术名额,还帮老人交齐了治疗虹膜炎的全部费用。老人最终实现了复明的心愿。
受到郭桥新的触动,卢亚梅经常思考着怎样才能让贫困群众享受到“看得见的权利”。这些年来,她尝试制定新的收费标准,根据手术方式及人工晶体的价格来供不同需求的人选择。在国家扶贫项目“百万白内障复明工程”及医院“天使救助行动”活动时,她与上级部门申请争取项目,通过派医生下乡筛查及为患者义诊,并充分利用医院“天使医疗基金”,为身陷黑暗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素材来源:清远+
文字:曹成飞
责编:谭清梅
校对:张鍪
编审:周东辉
编委:樊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