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6月起,宗晨就时常带着学生来到江北新区。
从中国药科大学到新区企业浦光生物,驱车30多分钟,她也会完成一次“身份转换”:一个是学校药物科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聚焦新材料新方法在疾病早期诊断、药物药效评价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另一个则是浦光生物的“科技副总”,以自己所学赋能企业创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的“身份转换”背后,是高校与企业的“携手共进”。这个夏天,还将有41位与宗晨一样的专家学者奔赴新区……
01
42位“科技副总”奔赴而来
近日,省科技厅公示了2023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拟入选对象名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将担任合作企业的“科技副总”并走上岗位。
什么是“科技副总”?作为江苏省首创的企业柔性引才机制,即鼓励支持全国高校院所科技人才走进企业任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本次,江北新区共有42位“科技副总”入选,他们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乘风破浪”,带着技术、成果、团队奔赴新区各产业园区。
新区42位“科技副总”
02
“一头热”变“两头甜”
中国药科大学宗晨博士,就是这42位“科技副总”之一,“牵手”新区企业浦光生物。
浦光生物专注于材料创新下的生物传感技术应用,开发了第五代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已累计取得国内产品注册证64项、120余项产品获CE认证。
“我们正在快速发展期,但如果想持续创新,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储备。”
浦光生物总经理曹丹表示:从长远来看,企业需要高校科研力量的支持,不断打磨新技术;而浦光生物的技术领域,正是宗晨博士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几番交流后,双方于去年6月“结缘”。
作为公司技术顾问,宗晨与浦光生物研发团队联合攻关,她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前来,结合企业掌握的、最贴近临床实际需求的讯息梳理推敲,并通过企业技术平台进行产业化验证,一点点将体系丰富完善。
目前,双方已联合开发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可靠的均相化学发光检测新系统,并共同在国际公认的分析化学领域老牌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成果,专利也在同步申请中。
不只是技术上的突破。平时,宗晨的学生会带着研究成果,来公司产线做验证;通过高校链接,公司也结识了科研新伙伴。人才交流、思想碰撞,前路便愈发广阔……
“这样的产学研融合,就是利用各自在行的技术与产业化能力,共同创造更大价值。”
在曹丹眼中,与宗晨博士的合作,是“一头热”变“两头甜”——科研成果走出了实验室、迈向了产业化,企业迸发创新活力、实现转型升级。
03
创新在这里“无缝衔接”
如今,42位“科技副总”的加入,意味着新区更多企业像浦光生物一样,将研发“背靠”高校科研资源。未来,将是更紧密的合作、更多的新产品……
那“科技副总”为何“组团”奔赴新区?
“新区产学研氛围浓厚,创新想法能够快速实现,人才更有归属感。”正如这位“科技副总”所说,在新区,“产学研融合”一直是发展关键词之一。校地合作项目、建设科技园区、制度创新……新区不断深入探索融合新模式,集聚高校资源,把握高新技术人才。
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占地57.3亩的中国气象谷正在投用倒计时。这是新区联合驻地高校布局建设的新型校地创新项目,加速引导高校科技成果率先在新区实现产业化,已有不少引进项目“蓄势待发”。
漫步生物医药谷,“产学研”合作更是蔚然成风。新区与北京大学共建的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走出世界首台进入太空的双光子显微镜;南京大学高翔教授创办的集萃药康专注“定制化”动物模型,成为全市首家且唯一培育上市的新研机构……
不仅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区还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与南信大、南工大等在宁高校合作开展科研人员“双聘制”试点,不断引育高端人才。
如今,一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新区逐渐成型。翻开“成绩单”,新区已联合海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100余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外院士、科技顶尖专家、创新型企业家纷至沓来,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
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和内生动力,科技创新一直是被追逐的“焦点”。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助推企业迸发创新活力,则是追逐创新必须思考的问题。
从42位“科技副总”回望新区,当企业、高校、人才实现对接与耦合,创新便在这里“无缝衔接”,这片热土,有着“1+1+1>3”的答案。
素材来源 | 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生命健康办、浦光生物
文 | 高媛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