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瑟·弗格:路与径”亮相龙美术馆

百度新闻   2023-08-26 15:49:36

艺术家冈瑟·弗格(günther förg)在亚洲的首场大型回顾性展览“路与径”8月26日至10月25日亮相龙美术馆(西岸馆)。展览汇集了贯穿弗格艺术生涯的76幅作品,包括“点画”“网格绘画”“灰色绘画”等标志性系列作品。此外,展览亦涵盖此前鲜有展出的作品,如艺术家在1993年以风干清漆创作的一系列绘画,以展现弗格的艺术表达广度。

冈瑟·弗格(1952-2013)出生于德国菲森,是德国战后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一名多产的画家、雕塑家、平面设计师和摄影家,弗格因其深入探索现代主义传统且极具实验性的大胆艺术实践而闻名。他开创性的跨学科创作挑战了艺术传统。弗格通过难以归类的艺术创作,既对艺术史进行了一次观念上的重塑,也对他所欣赏的保罗·克利的具象艺术、布林奇·巴勒莫的形式抽象主义、与爱德华·蒙克的表现主义作出了巧妙且机敏的回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弗格在绘画实践中使用抽象艺术语言,借鉴现代艺术及建筑的修辞,演绎出色彩、形式及构图的无尽演变,对绘画的手势与原则进行模仿或反抗。

“路与径”展览以弗格最大尺幅的两件作品启幕。在巨幅作品《无题》(2005)中,灰色的底漆从宽阔、浑浊的条纹中显露出来,与明亮的绿色、粉色以及杏色大胆地交织在一起,共同将深处的空间打开。虽然画面中散落的碎片并不构成一个整体,但每个部分都有其对应。

弗格的“网格绘画”首次出现于1990年代中期,彼时艺术家正重新审视其绘画实践,并逐渐将之发展成为自己标志性的视觉语言。1993至1998年间,弗格创作了一系列以黑、白、灰、红四种颜色的不对称棋盘格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与最早的网格绘画同时问世,却展示了截然不同的创作方法。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表现主义艺术家保罗·克利的专著所使用的防尘套。

这一系列创作展示了弗格对现代主义艺术原则的一种画家式的回应,其中数件作品都曾在1993年的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展出。在作品《无题》(1993)中,弗格笔下的黑色与灰色色块堆积成了一个扭曲的、棋盘式的网格。

此次展览也呈现弗格此前鲜有展出的“漆画”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创作于1993年,由带彩半透明清漆以不规则的流动笔触绘制而成。这些作品根植于弗格在1980年代中期展开的绘画实验,而在此之前,他曾有数年时间一直潜心于摄影创作。弗格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使用了非常规的画布与材料——例如织物、铅、模压铜板、铝板、风干清漆,并借此模糊了绘画和雕塑之间的界限。

展览第四个部分,观众会进入一间没有窗户、但四周环绕着一系列“窗户绘画”的展厅。自1985年起,窗户就成了弗格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艺术家通过描绘昏暗且不透明的窗格,着重表现窗户的几何特质,例如作品《无题》(2002)。直至21世纪初,砖墙、扶手、窗帘等与建筑相关的图式仍然是艺术家创作中的一部分。

弗格创作于2003年至2007年间的“缩影绘画”,被专门安排在一间红色展厅内。这一系列作品可视作艺术家原有大幅绘画的某种“缩影”。当时,弗格正在寻找新的工作方法,并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艺术实践,因此自我反思成了这个系列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将其原有的大幅画作转译为小幅木板作品,弗格改变了传统上要以小幅草稿或模型为起点的艺术创作过程。

“点画”系列作品是弗格生前创作的最后一个作品系列,从2005年一直延续到2010年因中风而停止创作。展览将其与他最早的、奠定其整个创作生涯的第一个作品系列“灰色绘画”系列作品并置展出,它们共同展现了弗格毕生所追求的那种以观念性与延续性为导向的艺术创作道路。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张熠

本文作者:钟菡

图片来源:龙美术馆

图片编辑:邵竞